八打灵培才华文学校创办于1923年,乃雪隆潮州八邑会馆集合同乡、人才、资力所兴办,迄今已有93年的历史。缘由1922年秋八邑公所28 周年纪念庆典,有识之 士即席倡议兴办学校,获得热烈反应并开始策划筹备。1923年元旦,在八邑公所召开的发起人大会,正式成立兴办学校理事会,并议决把该校命名为“培才学校”,附设于吉隆坡谐 街八邑公所。
1923 年2 月22 日学校正式开课, 董事会亦同时诞生, 首任总理为杨敬好先生,校长黄实卿先生, 学生人数为三十余人。翌年,杨敬好与黄实卿两位先生相续回乡省亲, 董事会推举了黄柏松先生接任总理, 并聘请雷凌云先生为校长。 学生人 数增加致六十 余人。1925 年, 雷校长因病逝世。 黄实卿先生自中国南归, 再度掌校。1926年,因收容外埠寄宿生,学生人数剧增,以至教室不敷应用,迫得采用复级教授法。1929 年, 黄实卿校长辞职从商, 由陈雪订先生接任校长。1930 年, 校园迁致安邦路潮州八邑会 馆大厦
1936 年麦宏泉先生受聘掌校, 时适中国“ 七七” 事变, 潮州滨海一带沦陷。 因为灾情严重, 新马同乡组织救灾会, 麦校长回乡赈济; 岂料因病滞留香港数月,逐请林参天先生接任校长一职。太平洋战争于1941年爆发,马来亚宣告沦陷,故学校亦被迫停课。1945 年 9月,日军因原子弹轰炸广岛事故,结果投降而全军撤离。基于马来 亚重光, 董事会决定立即复兴办学, 仍聘请林参天校长掌校。 同年10 月10 日培才正式复办,乃本土华校复办领先者。学生如潮涌至,教室不敷容纳,逐分成上、下午班和夜校, 当时学生人 数多达五百余人。
1952年,时任总理的郑则民领导建立独立校舍事宜,以其令先父郑乔清名义献地二英亩为建校地段,郑则民所捐献地段,因接近马来保留地,未获批准建立华校。唯有另觅适当地点以实现建校大计,他在不负众望下,终于以五万令吉购得锡兰巷门牌一号花园洋楼全座, 经修茸改建为新校舍,同时购置校车,并在翌年迁入新校舍上课。学生人数增至七百余人;虽分为上、下午班,教室仍不足用,故部分学生仍留在会馆上课,暂作分校。1955年,培才学校增建双层教室,原在会馆上课的学生一致回归总校。同年,林参天校长退休, 由梅洪宝先生接任。1957 年马来亚独立后, 培才学校接受改 制, 从此董事会专注负责管理校园,督促校务以及发展学校。 同时, 董事会依教育法令 重组, 以官方代表、 校产信托代表、赞助人代表、 家长代表及校友代表, 共15 位成员, 总理一职改为主席。
1961 年, 学生人数增至800 余人, 全校班数总共20 班; 分上、 下午班上课。1975年, 由于校舍周围地段发展为商业区, 开辟道路, 居民被迫他迁,学生人数急剧减少, 再加上其他客观因 素,学生人数仅维持在一百八十人左右。1977年,为了增加一年级新生的来源,教育局华校督学建议由时任署理 校长亲自前往一大型小学,将拨至本校之一年级新生,立即办理入学登记手续。至1978年起本校学生人数始升至逾二百多人。在此段艰辛时刻,有赖教师们通力合作;免费为会考班学生补习,课余进行家庭访问,义务每日接送学生……而董事部更鼎力支持,提供学生课余免费国语补习班、津贴车费……希望能维持及保存学校,至得以顺利搬迁。于是同年由董事长拿督张泗清为首,成立了培才学校建校委员会, 觅地建校, 以使备受环境限制的培才学 校得以脱离窘境。
1980 年, 校方获政府拨出东南亚花园SS2 区地段三亩余, 并批准资助建筑费十万元。1983年, 新校舍正式启用, 隶属雪州教育局管辖, 负责分配校长及教职员。 当年, 一年级新生250 余人,共开六班,由罗锦洪校长主持校政。1986 年, 学生人数增至 一千人以上, 逐获擢升为A 型学校,并由陈树标校长掌校。 同年增建大礼堂及 第二座 三层楼新校舍。1994 年三大机构举办 十 大 义演筹款兴建5 层楼行政楼。 同年10 月,陈树标校长荣休, 刘用圣校长于11 月间接任掌校。
1995 年, 政府拨 款兴建第三座校舍竣工启用, 同时行政楼建 筑 工 程相续建成 ,并于1996 年初启用。同年的11月19日由当时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拿督陈祖排博士主持开幕。 董、 家协也即刻展开重修及翻种遭建筑工程破坏的草场, 并加盖凉棚, 作为学生及家长等候处。刘用圣校长于1996 年荣休后, 交由钟瑞明副校长代掌校至1997 年1 月16 日, 教育局才调升杨连发校长担任校长。 与此同时,钟瑞明副校长亦升迁至轰埠担任校长。
杨连发校长上任后, 即配合董家协展开一连串美化校园的工程;1997 年杪 , 美仑美奂钢骨水泥篱笆、 礼堂与行政楼之间的有盖通道相续竣 工。1998 年初, 礼堂侧边加 盖通道及砌砖空地;校园内大 量种植花木; 师生与家长合作绘制壁画等等。
由于, 学生人数逐年激增, 现有的硬体与软体设备, 已不敷使用。1998 年10 月31 日, 趁庆祝75 周年校庆暨教师节 , 举办千人宴筹款增建校舍, 目标为兴建另一座80 万元的4 层楼校舍, 后来改建为5 层楼校舍, 费用也相应增加至120 万元。 在董家教、 潮州会馆同仁、 学生家长、 政党以及各方热 心人士的慷慨解囊, 筹足了相关经费, 剩余的捐款则充作礼堂冷气化之 用途。
原本只有3.36英亩的培才校地,加上学生剧增,每年被拒于校门外的新生人数达百名之众,原有校地已不敷应用,也没有发展的空间。有鉴于此,在1994年9月13日,培才董事部向教育部申请在万达镇建培才二校,虽经多次要求,一直未有下文。两年后,再次向当时教育部长陈述,希望分校能得以落实。1999年9月20日,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致给当时人力资源部长拿督林亚礼的函件中,表示批准九间华小,两间宏愿学校。培才二校就是四间分校其中之一,这是久旱逢甘露的空前大喜讯。经过多方面的配合、物色和争取,教育部终于批准在万达镇BU3占地六英亩地段并建竣的四座三层楼的校舍,(建筑费约三百二十万零吉)作为培才二校。从争取到落实过程中,虽经历了无数的变数,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培才二校在2001年1月3日正式开课了。培才二校得以批准是华社和华教之幸。培才三机构和潮州会馆同仁,更希望能再接再厉争取培才中学和培才学院。
杨连发校长于2001 年9 月10 日荣休, 教育局调派陈淑云校长前来掌校。 陈淑 云校长在任期间, 积极推行环保意识与绿化运动。 除此之外, 陈校长亦推行爱心教育, 将培才小学塑造为爱心学校。2004 年12 月16 日 陈淑云校长调任前往育群学校掌校。钟瑞明校长于2004 年12 月16 日 上 任。 钟校长前身为本校副校长及代校长, 本着对 培才学校的热忱与深厚感情, 极力配合董家协积极推行校务。2005 年, 在三机构的紧 密合作下, 座落于第4 座校舍五楼的拿督黄家定讲堂竣工, 由拿督斯里黄家定主持正式启用典礼。 此外, 所有课室皆安装冷气空调, 电脑及投影机, 让学生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上课。 年杪, 家协在校内安装了3 台饮水机,方便学生解渴。
同时,林春景州议员拨款在食堂后门一带的人行道上加盖遮雨棚, 避免让乘搭校 车的学生日晒雨淋。 与此同时, 由于学生人数与日俱增, 旧有的食堂已是不敷应用,在三机构的多方努力之下, 旧有的食堂得以重新扩建并在新食堂的楼上加建了电脑室。 另外,董事部也拨款提升教职员的厕所。而且,校内的厕所从两间增加至八间,解决了在休息节时大排长龙如厕的麻烦。
2006 年, 焕然一新的食堂与电脑室终于落成, 并于同年的8 月18 日由拿督林春 景州议员主持开幕。本校家协配合一群“ 爱心妈妈” 筹备了一项有意 义的家庭日。在 当天的义卖会上, 获得了各方热心人士积极响应, 共筹得 19 万令吉, 突破了预期的目标。 接着, 校方利用这笔款项, 全面提升了校内A、B、C 座校舍的男女学生厕所, 厕所内的墙壁贴上学生们亲手绘制的瓷砖, 别具一格。 如今, 学生厕所窗明几净,环 境优雅。 教师们配合“ 爱心妈妈” 积极地向学生们灌输卫生习惯。 不但能保持厕所的卫生水平, 而且还贯彻了“ 吾爱吾校” 的宗旨。
2007 年家协展开绿化校园的活动, 并提升现有的篮球场及足球场,希 望藉此设备齐全的竞技场, 从而提高学生们课外活动的表现。此外,钟瑞明校长在荣休前, 极 力筹备一项文娱晚宴,让学生们能在舞台上展现才艺,同时, 亦为培才学校筹募活动经 费。
2007年11月21日,钟瑞明校长荣休,谢家松校长于2007年12月1日起到本校就职。 2008年1月3日(星期四),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在雪州教育局局长拿汀哈米达及教育总监拿督阿里慕丁陪同下,莅临本校巡视。2008年底,教育部拨款更新本校A座校舍的屋顶。2009年10月25日,本校主办“十大义演”以筹募多用途加盖篮球场、提升校门前的有盖走廊及校门的建筑费。
2010年,本校扩建有盖篮球场落成,并于2010年3月24日恭请拿督斯里蔡细历医生主持篮球场落成启用仪式,而提升及加宽校门前有盖走廊和校门也于7月初竣工。提升礼堂冷气化工程于2011年3月杪竣工,2011年4月9日举行冷气礼堂开幕典礼,以及欢送董事长丹斯里拿督张泗清荣誉博士荣休仪式。丹斯里拿督林源德接任董事长职位。
2012年7月1日,本校家教协会在董事部,雪隆潮州会馆和全体师生的配合下主办嘉年华,成功筹募提升精明教室基金,而提升工程于年底假期开始进行。精明教室在2013年2月23日举行启用礼,并于3月间全面启用。2013年正值培才建校90周年,董事部在家协和校方的配合下,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越野赛跑、《潮味食足献培才》嘉年华、运动会、校庆晚宴及音乐晚会。年杪,办公室进行装修,重新规划后,副校长和书记各有各自的办公空间。
2014年终假期,教师办公室进行全面的装修和翻新,重新规划室内的格局,更换了陈旧的桌子,添购新的设备,让老师们有舒适的办公环境。为了修缮校内设备,建设文化走廊,以及提升所有课室的多媒体设备,作为2016年全校实行上午班制软硬体的准备,董家教三机构联合皇帽集团和南洋报业集团,于2015年10月23日举办“十大义演晚宴”,以筹募相关建设经费,并获得各界人士热烈的响应。2016年,校内设立了设备完善的科学室与工艺设计室。同时为表扬先贤的贡献,特为两间乐队室命名为吴俊标潮州儒乐室和家光铜乐室。同时具有特殊意义的源德文化中心正式启用,象征了培才迈向新时代的分水岭。
2017年3月,谢家松校长荣休。教育局调派敦陈修信国民型华文学校校长冯玉英,于同年3月13日前来掌校。由于,冯玉英校长过去曾任本校副校长5年,故归来出任培才华文学校校长一职,可谓薪尽火传的不二人选。同年,源德文化中心外,冯校长邀拉曼大学师生以校名拆作 “培培”和“才才”两个稚童为图像,绘了八大幅中华文化重大节庆图,让学子们在这艺术走廊观赏与了解传统节庆的意义。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培才华小遵循教育部指示,启动线上教学及活动。同年8月,服务三年多的冯玉英校长调升蒲种益智华小,转由瓜雪峇眼巴西华小杨金凤校长于8月28日走马上任,掌校培才华文学校。展望在新任校长带领下,学生、学术和学风之三“学”能承先启后,再创新高。
今年 2021 年培才华小荣获八打灵 U 县教育局遴选为第六批 2025 年学校转型计划(TS25) 学校之一。教育部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品行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及兴趣。通过 TS25 学校 的转型计划,可以巩固学校的领导层,加强教师的素质及家长社区的参与,从而提升 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培才华小创校至今经历了不少风霜雨露,承蒙先贤的奋斗精神和后备的努力,才有今天 的规模。历年之莘莘学子,得以春风化雨,在“德、智、体、群、美”五育的孕育熏陶 下,均衡发展,贯彻了学校校训“诚、朴、毅、勇”精髓。学校在董事部以及家教协会 的鼎力支持,历届校长的领导,加上全体老师无私的献身精神以及家长们的配合下, 学生们在学业成绩或课外活动方面,更是屡创辉煌篇章。展望培才华小校务蒸蒸日上, 继续为国家培育英才,学生在学业和学术各方面表现再创新高,迈向美好的明天和 未来。